記者手記| 走訪大西壩村:這個地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2020-12-16
218
11月15日,記者隨中國日報社一行走訪了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對大西壩村進行了調研走訪。
在大西壩村,藍天白云下,村里小路整潔,家家戶戶都是精致、美麗的磚房。當地干部說,精準扶貧之前,大西壩村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子,但經過幾年的努力,村里越來越漂亮,還裝上了路燈,從村口一直裝到村委會,五公里,一路都是太陽能路燈。
然而,在美麗鄉村建設初期,大西壩村的老俵(當地方言,“老鄉”的意思)還不能理解為什么要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為什么要改變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生活習慣?當地干部介紹,當時各家各戶的雞鴨都是散養的,別說村里的衛生,就是老俵家里的衛生也很糟糕。當年,為了說服村民將家禽圈養起來,當地干部下了不少功夫,他們號召村里的老黨員起帶頭作用,并且出資幫助村民蓋雞舍,手把手引導村民。
現在,大西壩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做出了成績。走訪村子時,我看到雞鴨圈養在各家門前的菜園里,當地干部說,給家禽留下的這一點活動空間,是說服老俵圈養家禽的關鍵。老俵如今感受到了美麗鄉村建設給生活帶來的好處,村里環境變整潔了不說,鄰里間也不會為了誰家的雞啄了誰家的菜地而鬧不愉快了。這種生活方式已經漸漸成為習慣,當地干部說,相信以后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能更好進行下去。
11月中旬走在大西壩村里的小路上,周圍是青山修竹矮籬笆,隨風飄來陣陣桂花香,一片菜園地,三五只雞鴨,增添了鄉村悠然的氣息。 攝影:曹靜
美麗鄉村建設除了要動員村民,基層干部還要在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
大西壩村對印象中農村的土坯房都進行了改造?,F在家家戶戶住上了磚房,柏油路通道了每個老俵家的門口,房前的一片小小的菜園用籬笆圍著,保留了農村的氣息。當地干部說,當年村里提議要重建村里的部分土胚房時,很多老俵不同意。于是,村里就以鄉村旅游的名義帶著老俵到其他村里看看美麗鄉村建設的情況,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回來之后,工作就好做多了,即使還有不同意的,村民之間相互講講道理,說服一下,也就同意了。以前一大片的土坯房,現在成了村里的廣場,我走訪時,正有村民在那里曬糧食。
旱廁改造時,村里也是同樣做法。對農村來講,糞便就是農家肥,怎么說服村民拆掉旱廁?當地干部說,他們不是給老俵講大道理,而是帶他們去看其他村進行旱廁改造后的環境,感受到改造前后的變化后,他們也就同意了?,F在,大西壩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以污分流”,和城市一樣,污水只走地管道,即使下雨天,排水溝里也只見雨水。當地干部說,這項工作以后還要擴大規模。
大西壩村路邊的風景 攝影:李慶麗
改造村容的同時,大西壩村把部分老房子保留了下來。當地干部說,這些都是歷史,應該留下來。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走訪大西壩村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這句話。
現在,大西壩村村容整潔,環境美麗,產業發展也不落后,魚類養殖、蔬菜種植等產業,都是根據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發展起來的。當地干部說,大西壩村距離縣城較遠,蔬菜的運輸成本比其他村更高,沒有競爭優勢,于是村里通過研究之后開始種植長壽菜,年畝產達到5200元。再比如,大西壩村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村子位于兩山之間,光照不足,種植荷花的收益不理想,于是改種油菜,帶來了不錯的收入。未來,魚類養殖、水果種植、旅游開發,這些產業都在大西壩村的發展計劃之中。
(編輯:曹靜 李海鵬)